草酸检测需严格依据GB/T 1628-2020、ISO 6353-3等标准执行,涉及化工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场景。本文聚焦检测全流程技术规范与执行细节。
一、检测前准备
1. 样品采集规范
禁用金属容器,采用聚乙烯或玻璃材质。液体样品量≥200mL,固体样品≥100g。记录采集时间、温湿度及样品状态。
2. 预处理标准
固体样品过80目筛,液体样品经0.45μm滤膜过滤。含悬浮物样品需25℃静置2小时。易氧化样品全程氮气保护,处理时限≤30分钟。
二、标准检测流程
1. 滴定法操作
采用0.1mol/L NaOH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添加量0.5mL±0.02mL。终点判定以微红色维持30秒为准,平行样偏差超0.5%需复测。
2. HPLC参数配置
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0.02mol/L磷酸二氢钾(pH=2.5)。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标准曲线R²≥0.999。
三、误差控制
1. 干扰物处理
铁离子>50ppm时添加氟化钠掩蔽,钙镁离子干扰改用离子色谱法。混合有机酸样品需梯度洗脱分离。
2. 设备校准
pH计每日用pH4.01/6.86/9.18缓冲液校准。分析天平周检误差>0.0001g停用。液相色谱泵压波动≤±5%。
四、报告编制
1. 数据有效性
工业级草酸含量≥99.6%(优等品)或≥99.4%(一等品)。食品级纯度需符合99.5%-101.0%(GB 1886.226)。
2. 异常数据处置
平行样相对偏差>1%重新取样。三次测量极差>0.3%需重校设备。温湿度超标(18-28℃/30-60%RH)数据单独标注。
五、样品与废弃物处理
待检样品4℃冷藏保存≤7天。废液调节pH至6-8,添加碳酸钙中和,处理后COD<500mg/L方可排放。
以上就是关于草酸检测标准流程与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聚检通检测拥有CMA/CNAS认证实验室,配备Agilent 1260 Infinity II液相色谱仪,常规检测3个工作日内完成,提供数据复核与工艺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