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粮食加工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有哪些?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有哪些?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5009.2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
2. GB 5009.2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
3. GB 276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4. GB/T 18979-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5. GB/T 30955-2014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标准内容
1. GB 5009.22-2016
GB 5009.22-201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B1、B2)和G族(G1、G2)的测定方法,适用于谷物、坚果、食用油等食品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样品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后,通过色谱分离和荧光检测定量。检测限为0.1 μg/kg,定量限为0.3 μg/kg。
2. GB 5009.24-2016
GB 5009.24-2016适用于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方法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样品经离心、过滤后,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洗脱液经色谱分离后检测。检测限为0.01 μg/kg,定量限为0.03 μg/kg。
3. GB 2761-2017
GB 2761-2017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要求。例如,玉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为20 μg/kg,花生及其制品中为20 μg/kg,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限量为0.5 μg/kg。标准还明确了不同食品类别的限量差异及检测方法的选择依据。
4. GB/T 18979-2003
GB/T 18979-2003详细描述了免疫亲和层析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适用于谷物、坚果、食用油等食品的检测。方法通过免疫亲和柱特异性吸附黄曲霉毒素,洗脱后经色谱分离和荧光检测定量。检测限为0.1 μg/kg,定量限为0.3 μg/kg。
5. GB/T 30955-2014
GB/T 30955-2014适用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方法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提取、净化后,通过色谱分离和荧光检测定量。检测限为0.5 μg/kg,定量限为1.0 μg/kg。
三、粮食加工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的作用
粮食加工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和食品中。通过制定严格的检测标准,可以规范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限量标准的实施能够有效控制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检测标准的推广和应用,还为监管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