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调味品检测标准有哪些要求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2. GB 271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酿造酱
3. GB 1013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调味品
4. GB 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5. GB 2992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二、标准内容
1.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调味品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着色剂、增味剂、酸度调节剂等。防腐剂如苯甲酸及其钠盐在酱油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0g/kg,着色剂如焦糖色在酱油中的最大使用量为5.0g/kg,增味剂如谷氨酸钠在调味品中的使用量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GB 2760-2014还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确保其在调味品中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2. GB 271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酿造酱
GB 2718-2014适用于酿造酱类调味品,规定了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技术要求包括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应不少于0.4g/100mL,总酸(以乳酸计)不超过2.5g/100mL,食盐含量不超过20g/100mL。微生物指标中,菌落总数不超过10000CFU/g,大肠菌群不超过3.0MPN/g,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不得检出。试验方法包括氨基酸态氮的测定、总酸的测定、食盐含量的测定等。
3. GB 1013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调味品
GB 10133-2014适用于水产调味品,规定了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技术要求包括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应不少于0.3g/100mL,总酸(以乳酸计)不超过2.0g/100mL,食盐含量不超过25g/100mL。微生物指标中,菌落总数不超过10000CFU/g,大肠菌群不超过3.0MPN/g,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不得检出。试验方法包括氨基酸态氮的测定、总酸的测定、食盐含量的测定等。
4. GB 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4881-2013规定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适用于调味品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控制、包装和贮存等。厂区环境应远离污染源,厂房和车间应合理布局,设施与设备应易于清洁和维护,卫生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记录,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相关标准,生产过程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包装和贮存应符合卫生要求。
5. GB 2992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 29921-2013规定了食品中致病菌的限量要求,适用于调味品的检测。技术要求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致病菌的限量。沙门氏菌在25g样品中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g样品中不超过100CFU/g,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25g样品中不得检出。试验方法包括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等。
三、调味品检测标准的作用
调味品检测标准在食品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GB 2760-2014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确保调味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GB 2718-2014和GB 10133-2014分别对酿造酱和水产调味品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GB 14881-2013为调味品的生产过程提供了卫生规范,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和产品的卫生。GB 29921-2013规定了调味品中致病菌的限量要求,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这些标准的实施,不仅规范了调味品的生产和检测,还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