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云南 北京 安徽 天津 广东 江苏
400 886 5719

麻黄检测标准详解!

日期:2025-02-11 11:21:59 浏览:23
内容简介:问:麻黄检测标准详解答:一、标准名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药材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中药鉴定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中药材炮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药质量标准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二、标准内容《中国药典》

问:麻黄检测标准详解

答:

一、标准名称

《中国药典》(2020年版)

《中药材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

《中药鉴定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

《中药材炮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

《中药质量标准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

麻黄检测标准详解!

二、标准内容

《中国药典》(2020年版)

本标准对麻黄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性状方面,麻黄应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髓部呈红色。鉴别方面,标准规定了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方法,显微鉴别要求麻黄粉末中可见气孔、非腺毛和腺毛等特征性结构,理化鉴别则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麻黄碱的存在。检查方面,标准规定了水分、杂质和灰分的限量,其中水分不得超过12.0%,杂质不得超过3.0%,灰分不得超过5.0%。含量测定方面,标准要求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不得低于0.60%。

《中药材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

本标准对麻黄的来源、性状、鉴别和含量测定进行了详细规定。来源方面,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性状方面,标准规定麻黄应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髓部呈红色。鉴别方面,标准规定了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方法,显微鉴别要求麻黄粉末中可见气孔、非腺毛和腺毛等特征性结构,理化鉴别则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麻黄碱的存在。含量测定方面,标准要求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不得低于0.60%。

《中药鉴定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

本标准对麻黄的鉴定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性状鉴定和理化鉴定。性状鉴定方面,标准规定麻黄应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髓部呈红色。理化鉴定方面,标准规定了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方法,其中薄层色谱法用于检测麻黄碱的存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麻黄碱的含量。标准还规定了麻黄碱的含量不得低于0.60%。

《中药材炮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

本标准对麻黄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净制、切制和炮炙。净制方面,标准规定麻黄应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切制方面,标准规定麻黄应切成薄片或段。炮炙方面,标准规定了麻黄的炮制方法,包括炒制、蜜炙和盐炙等。标准还规定了炮制后麻黄的质量要求,包括性状、鉴别和含量测定。

《中药质量标准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

本标准对中药的质量标准进行了通则性规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性状方面,标准规定麻黄应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髓部呈红色。鉴别方面,标准规定了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方法,显微鉴别要求麻黄粉末中可见气孔、非腺毛和腺毛等特征性结构,理化鉴别则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麻黄碱的存在。检查方面,标准规定了水分、杂质和灰分的限量,其中水分不得超过12.0%,杂质不得超过3.0%,灰分不得超过5.0%。含量测定方面,标准要求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不得低于0.60%。

三、标准作用

麻黄检测标准在确保麻黄质量、保障用药安全和促进规范化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标准规定了麻黄的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为麻黄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标准的实施,可以确保麻黄的质量符合要求,保障了麻黄的纯度和活性成分含量,从而保障了用药安全。此外,标准还促进了麻黄的规范化生产,提高了麻黄的质量水平,为麻黄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保障。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专题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服务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