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动物纤维质量检测标准有哪些?
答:
一、标准名称
GB/T 10685-2007 《动物纤维长度、细度、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
GB/T 14272-2019 《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术语和定义》
GB/T 14273-2019 《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取样方法》
GB/T 14274-2019 《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分级规则》
GB/T 14275-2019 《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化学分析方法》
二、标准内容
GB/T 10685-2007 《动物纤维长度、细度、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纤维长度、细度、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方法。长度测定采用投影仪法或光电仪器法,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0.5mm;细度测定采用显微镜法或电感法,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1%;强度和伸长率测定采用单纤维拉伸法,要求拉伸速度为50mm/min±2mm/min,测试结果需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标准适用于羊毛、兔毛等动物纤维的质量检测。
GB/T 14272-2019 《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术语和定义,包括纤维种类、制品类型、质量指标等。标准明确了动物纤维的分类依据,如羊毛、驼毛、兔毛等,并对纤维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进行了定义。标准为动物纤维的质量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和定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GB/T 14273-2019 《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取样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取样方法,包括随机取样、分层取样和系统取样等。标准要求取样时需考虑纤维的均匀性和代表性,取样量一般为50g至100g,具体取样数量根据检测项目和批量大小确定。标准还规定了取样工具和取样记录的要求,确保取样过程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GB/T 14274-2019 《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分级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分级规则,包括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净度等质量指标的分级标准。标准将纤维质量分为若干等级,如长度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等,细度分为细、中、粗等。标准适用于羊毛、驼毛、兔毛等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质量分级,为质量检测提供了依据。
GB/T 14275-2019 《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化学分析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含水率、含脂率、灰分、蛋白质含量等的测定方法。含水率测定采用烘箱法,要求烘烤温度为105℃±2℃,烘烤时间为2小时;含脂率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要求提取时间为6小时;灰分测定采用高温灼烧法,要求灼烧温度为550℃±10℃。标准适用于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化学成分分析,为质量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检测作用
动物纤维质量检测在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质量控制:通过检测动物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和伸长率等物理性能,确保纤维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从而保障下游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性能评估:检测动物纤维的化学成分(如蛋白质含量、灰分、含脂率等)和热性能(如耐热性、耐老化性等),为纤维的加工性能和应用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标准制定:通过检测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为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分级规则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市场规范:检测结果为动物纤维及其制品的市场交易提供了公正、客观的质量依据,避免因质量差异导致的市场混乱。
研发支持:通过检测数据的分析,为动物纤维的新产品研发和工艺优化提供技术支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消费者保护:检测结果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高质量动物纤维制品的依据,保障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