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轮胎检测标准有哪些(最新标准解读)
答:
一、标准名称
GB 29763-2012 轮胎外观检测标准
GB 151-2015 轮胎尺寸和载重范围检测标准
QC/T 735-2014 轮胎力学性能检测标准
GB 10302-2017 轮胎气密性检测标准
GB 19596-2017 轮胎老化检测标准
二、标准内容
GB 29763-2012 轮胎外观检测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轮胎外观检测的具体要求,包括轮胎表面裂纹、穿孔、接缝开裂等项目的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轮胎表面裂纹的最大深度不得超过2.0mm
轮胎接缝开裂的长度不得超过50mm
轮胎穿孔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且直径不得超过3.0mm
GB 151-2015 轮胎尺寸和载重范围检测标准
该标准明确了轮胎的尺寸和载重范围的检测要求,包括轮胎直径、胎宽、胎侧高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具体要求如下:
轮胎直径的允许偏差为±1.5%
载重等级分为12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载重能力
QC/T 735-2014 轮胎力学性能检测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轮胎力学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滚动阻力、侧滑力、牵引力等指标的测量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滚动阻力系数的最大值为0.015
侧滑力的最小值为0.8
GB 10302-2017 轮胎气密性检测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轮胎气密性的检测方法和要求,包括轮胎气密性测试的压力、时间等参数。具体要求如下:
测试压力为0.8MPa
测试时间为5分钟
气密性测试允许的气体泄漏量为0.1L/min
GB 19596-2017 轮胎老化检测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轮胎老化检测的方法和要求,包括高温老化、臭氧老化、裂纹Propagation等项目的检测方法。具体要求如下:
高温老化测试温度为70℃,测试时间为7天
臭氧老化测试浓度为50pphm,测试时间为48小时
三、标准作用
轮胎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保障轮胎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可以确保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体来说,标准的作用包括:
保障轮胎的基本质量要求,确保轮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性能指标
提供统一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方便检测机构的操作和结果的比较
为轮胎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供技术依据,促进轮胎产业的健康发展
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因轮胎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通过以上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轮胎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促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