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云南 北京 安徽 天津 广东 江苏
400 886 5719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修订解读

日期:2025-02-20 09:19:59 浏览:3
内容简介: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修订对检测行业影响深远。新规范在采样、分析、质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更新,企业需重点关注技术要求的调整及实施细节。一、采样方法优化1. 采样点位布设新规范采用网格化布点与判断布点相结合的方式。网格大小根据监测区域面积调整为100m×100m至1000m×1000m不等。判断布点需考虑污染源分布、土地利用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修订对检测行业影响深远。新规范在采样、分析、质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更新,企业需重点关注技术要求的调整及实施细节。

一、采样方法优化

1. 采样点位布设

新规范采用网格化布点与判断布点相结合的方式。网格大小根据监测区域面积调整为100m×100m至1000m×1000m不等。判断布点需考虑污染源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确保采样点代表性。

2. 采样深度调整

表层土壤采样深度由原规范的0-20cm调整为0-30cm,深层土壤采样增加60-80cm、80-100cm两个层次。特殊用地需根据污染物迁移特征确定采样深度。

3. 样品采集量

单个土壤样品采集量由原规范的1kg增加至2kg,确保样品具有充分代表性。挥发性有机物样品需使用专用采样器,单独采集。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修订解读

二、检测方法更新

1. 重金属检测

新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作为重金属检测首选方法,检测限较原子吸收法降低1-2个数量级。六价铬检测采用碱溶液提取-比色法,提高检测准确性。

2. 有机物检测

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增加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优化提取净化流程。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检测项目,包括多氯联苯、二恶英等。

3. 微生物指标

新增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检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病原微生物检测增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

三、质量控制要求

1. 现场质控

每批次样品需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样,采样工具每点清洗,防止交叉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样品需现场测定空白值。

2. 实验室质控

每20个样品插入1个质控样,包括空白样、平行样、加标样。重金属检测需进行基体加标回收,有机物检测需进行替代物回收率测定。

3. 数据审核

建立三级审核制度,现场记录、检测数据、报告结论分别由不同人员审核。异常数据需进行溯源分析,确保数据可靠性。

四、报告编制规范

1. 报告内容

新增土地利用历史、周边污染源分布等背景信息要求。检测结果需附方法检出限、质控数据等详细信息。

2. 数据表达

检测结果采用干重表示,同时注明含水率。未检出结果需标明方法检出限。数据修约严格执行有效数字规则。

3. 评价标准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选用相应标准,农用地采用《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建设用地采用《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五、实施注意事项

1. 人员要求

采样人员需持证上岗,实验室检测人员需通过方法确认考核。项目负责人需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且具有3年以上土壤检测经验。

2. 设备管理

现场采样设备需定期校准,实验室仪器设备需进行期间核查。挥发性有机物检测设备需专用,避免交叉污染。

3. 安全防护

现场采样人员需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实验室操作人员需严格按规范使用通风柜等防护设施。危险化学品管理执行双人双锁制度。

以上就是关于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修订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具有CMA、CNAS双重资质,可为企业提供规范的土壤环境检测服务。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专题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服务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