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粗集料检测标准是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2. 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3.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4. ASTM C33/C33M-18《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Aggregates》
5. ISO 6274:1982《Concrete — Sieve analysis of aggregates》
二、标准内容
一、GB/T 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该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卵石和碎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储存和运输等内容。技术要求包括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等。例如,粗集料的压碎指标要求根据用途不同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Ⅰ类压碎指标≤12%,Ⅱ类≤20%,Ⅲ类≤30%。试验方法涵盖筛分、含泥量测定、压碎值试验等。
二、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检验,规定了粗集料的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碱集料反应等技术要求。颗粒级配要求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含泥量要求Ⅰ类粗集料≤0.5%,Ⅱ类≤1.0%,Ⅲ类≤1.5%。试验方法包括筛分、含泥量测定、坚固性试验等。
三、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该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中集料的质量检测,规定了粗集料的颗粒级配、压碎值、磨耗值、吸水率等技术要求。压碎值要求Ⅰ类粗集料≤12%,Ⅱ类≤20%,Ⅲ类≤30%。磨耗值采用洛杉矶磨耗试验,Ⅰ类粗集料磨耗值≤30%,Ⅱ类≤35%,Ⅲ类≤40%。试验方法包括筛分、压碎值试验、洛杉矶磨耗试验等。
四、ASTM C33/C33M-18《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Aggregates》
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用粗集料的技术要求,包括颗粒级配、有害物质含量、坚固性等。颗粒级配要求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5,且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有害物质含量要求黏土块含量≤1.0%,轻物质含量≤1.0%。试验方法包括筛分、有害物质含量测定、坚固性试验等。
五、ISO 6274:1982《Concrete — Sieve analysis of aggregates》
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用粗集料的筛分分析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大于4mm的粗集料。筛分分析采用标准筛,筛孔尺寸根据集料用途确定。试验结果以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比表示,用于评估粗集料的颗粒级配是否符合要求。
三、粗集料检测标准重要性
粗集料检测标准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依据。粗集料作为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通过检测粗集料的颗粒级配、含泥量、压碎值等指标,可以评估其是否符合工程要求,从而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结构失效或安全隐患。此外,统一的检测标准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促进材料供应商和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因此,严格执行粗集料检测标准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延长工程寿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