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玻璃安全性检测标准有哪些?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15763.2-2005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
2. GB 15763.3-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3部分:夹层玻璃
3. GB 15763.4-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
4. GB 9962-1999 夹层玻璃
5. GB/T 18144-2008 玻璃应力测试方法
二、标准内容
一、GB 15763.2-2005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
该标准规定了钢化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技术要求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弯曲度、抗冲击性、碎片状态等。抗冲击性要求玻璃在经受227g钢球从2m高度自由落下冲击后,不应破裂。碎片状态要求玻璃破裂后,碎片应呈小颗粒状,最大碎片质量不应超过一定值。
二、GB 15763.3-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3部分:夹层玻璃
该标准规定了夹层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技术要求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弯曲度、耐辐照性、耐热性、抗冲击性、碎片状态等。耐辐照性要求玻璃在经受一定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后,不应产生显著变色或气泡。抗冲击性要求玻璃在经受227g钢球从2m高度自由落下冲击后,不应破裂。
三、GB 15763.4-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
该标准规定了均质钢化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技术要求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弯曲度、抗冲击性、碎片状态等。抗冲击性要求玻璃在经受227g钢球从2m高度自由落下冲击后,不应破裂。碎片状态要求玻璃破裂后,碎片应呈小颗粒状,最大碎片质量不应超过一定值。
四、GB 9962-1999 夹层玻璃
该标准规定了夹层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技术要求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弯曲度、耐辐照性、耐热性、抗冲击性、碎片状态等。耐辐照性要求玻璃在经受一定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后,不应产生显著变色或气泡。抗冲击性要求玻璃在经受227g钢球从2m高度自由落下冲击后,不应破裂。
五、GB/T 18144-2008 玻璃应力测试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玻璃应力测试的方法,包括测试原理、测试设备、测试步骤、数据处理等。测试原理基于光弹性效应,通过测量玻璃内部的应力分布,评估其安全性。测试设备包括偏光镜、光源、应力仪等。测试步骤包括样品制备、应力测量、数据记录等。数据处理要求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玻璃的应力分布图。
三、玻璃安全性检测标准重要性
玻璃安全性检测标准是确保建筑用玻璃安全性的重要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有效评估玻璃的抗冲击性、耐辐照性、耐热性等性能,确保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安全性。这些标准不仅为玻璃生产提供了技术规范,也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玻璃的潜在缺陷,避免因玻璃破裂或失效导致的安全事故。因此,玻璃安全性检测标准在建筑行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