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标准名称:GB 44172-2024《船舶制造明火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2. 发布时间:2024年3月15日
3.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4. 实施日期:2024年9月1日
5. 主管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6. 归口部门:全国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二:标准内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制造过程中明火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作业前的准备、作业中的安全措施、作业后的检查及应急处置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制造、维修和改装过程中的明火作业,包括焊接、切割、加热等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明火作业:指在船舶制造过程中使用火焰或高温进行的作业,包括焊接、切割、加热等。
作业区域:指明火作业实施的具体场所及其周边区域。
防火隔离: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4. 作业前的准备
4.1 作业区域应清理易燃易爆物品,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4.2 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护面罩、手套等。
4.3 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4.4 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并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应急措施。
5. 作业中的安全措施
5.1 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火源,避免火花飞溅。
5.2 作业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5.3 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4 作业区域应设置专人监护,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
6. 作业后的检查
6.1 作业结束后,应彻底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无火源残留。
6.2 检查设备是否关闭,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
6.3 对作业区域进行记录,包括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安全措施等。
7. 应急处置
7.1 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使用灭火器材扑灭火源。
7.2 作业人员受伤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急救并送医治疗。
7.3 作业区域发生爆炸时,应立即疏散人员,并报告相关部门处理。
三:标准作用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制造、维修和改装过程中的明火作业,具体应用场所包括:
船舶制造厂
船舶维修基地
船舶改装车间
船坞及码头作业区
2. 作用
保障作业安全:通过规范明火作业的安全管理,降低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的风险。
提高作业效率:明确作业流程和安全措施,减少因安全问题导致的停工和延误。
保护人员健康:通过严格的防护要求和应急措施,减少作业人员受伤的可能性。
促进船舶制造业发展:提升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3. 实施效果
自本标准实施以来,船舶制造行业明火作业事故率显著下降。
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性得到明显提升。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显著增强。
4. 监督与执行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本标准的监督与执行。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对船舶制造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符合本标准要求。
对不符合本标准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包括整改、罚款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