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3066-2023《煤矿用被动式隔爆设施安全技术要求》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43066-2023
发布日期:2023年9月8日。
实施日期:2024年4月1日。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归口部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二、标准内容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矿井下用被动式隔爆设施的一般要求、安装地点及位置、棚区参数设置、安装方式、使用与维护。
适用于煤矿井下巷道中隔爆水棚及隔爆岩粉棚的安装和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包括MT/T 157《煤矿用隔爆水槽和隔爆水袋通用技术条件》。
术语和定义
被动式隔爆设施:煤矿井下,利用可燃气体、煤尘爆炸冲击波作为动力,隔绝可燃气体、煤尘爆炸火焰传播的设施,主要包括隔爆水棚和隔爆岩粉棚。
隔爆棚:煤矿巷道中用于隔绝可燃气体、煤尘爆炸火焰传播的一组隔爆水棚或隔爆岩粉棚。
主要隔爆棚:用于保护整个矿井的隔爆棚。
辅助隔爆棚:用于保护采区,设置在采区内的隔爆棚。
集中式隔爆水棚:排间距为1m~3m,棚区长度不小于24m的隔爆水棚。
分散式隔爆水棚:每个棚组至少由两排隔爆水槽/水袋组成,棚组间距为10m~30m,棚区长度不小于200m的隔爆水棚。
一般要求
被动式隔爆设施宜选用隔爆水棚,缺水、湿度小的矿井可选用隔爆岩粉棚。
隔爆水槽和隔爆水袋应符合MT/T 157的要求。
分散式隔爆水棚和集中式水袋棚不应作为主要隔爆棚。
隔爆棚应设置在直线段巷道内,隔爆水棚棚区及前后20m范围内的断面应一致,隔爆岩粉棚棚区前后50m范围内的断面应一致,棚区内各排棚的安设高度应保持一致。
安装地点要求
主要隔爆棚:安装在与井筒相通的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相邻开采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
辅助隔爆棚:安装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采区内的煤巷和半煤巷掘进巷道、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巷道、煤仓上口与其相连的巷道间。
位置要求
隔爆水棚:
集中式水槽棚首排水槽与工作面、煤仓等爆源点的轴向距离应为60m~200m;集中式水袋棚首排水袋与工作面、煤仓、装载点的轴向距离应为60m~160m。
集中式隔爆水棚首排水槽/水袋与巷道交叉口、变坡处、转弯处的轴向距离应为50m~75m。
分散式隔爆水棚首个棚组与工作面、煤仓等爆源点及巷道交叉口、变坡处、转弯处的轴向距离应为30m~35m。
同一巷道中,相邻两组集中式隔爆水棚的轴向距离:相邻两组集中式水槽棚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应大于200m,相邻两组集中式水袋棚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应大于160m。
棚区参数设置要求
规定了隔爆水棚和隔爆岩粉棚的具体参数设置。
安装方式要求
规定了隔爆设施的具体安装方式。
使用与维护要求
规定了隔爆设施的使用与维护要求。
三、标准作用
适用场所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巷道中隔爆水棚及隔爆岩粉棚的安装和使用。
作用
通过规定被动式隔爆设施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确保煤矿井下巷道在发生可燃气体或煤尘爆炸时,能够有效隔绝爆炸火焰的传播,防止爆炸事故扩大,保障煤矿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