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42590-2023
标准名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年7月12日
实施日期:2024年2月1日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部门:全国航空器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二、标准内容
术语和定义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UAS):由无人驾驶航空器、相关控制站、所需的指挥和控制链路以及批准的型号设计规定的任何其他部件组成的系统。
飞行安全:在设计、生产、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确保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不会对人员、财产或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网络安全:保护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及其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或泄露。
安全要求
飞行安全要求: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应具备自主避障功能,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检测并避开障碍物。
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5kg的系统应配备冗余导航系统,确保在单一导航设备故障时仍能安全飞行。
系统应具备紧急降落功能,确保在动力系统故障时能够安全着陆。
网络安全要求:
系统应支持数据加密传输,确保通信链路的安全性。
系统应具备身份认证功能,防止未经授权的控制。
系统应定期进行安全更新,修复已知漏洞。
电磁兼容性要求:
系统应符合GB/T 17626.2-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的要求。
系统在运行时的电磁辐射不得超过GB/T 17626.1-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总则》规定的限值。
环境适应性要求:
系统应能在-20℃至+60℃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系统应具备防尘、防水性能,达到IP67防护等级。
试验方法
飞行稳定性试验:在风速为10m/s的条件下,测试系统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的稳定性。
抗干扰试验:在电磁干扰强度为10V/m的环境下,测试系统的通信和控制性能。
抗风性能试验:测试系统在最大风速为12m/s条件下的飞行性能。
耐高低温试验:在-20℃和+60℃的环境下,测试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如电池续航、传感器精度等。
三、标准作用
无人机研发领域
为无人机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技术依据,确保产品符合安全、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的要求。
通过明确的技术指标,指导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关注飞行安全、网络安全和环境适应性等问题。
无人机生产领域
为无人机的生产过程提供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每批次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通过规范的试验方法,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质量检测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无人机使用领域
为无人机的使用和操作提供安全指导,确保用户在合规范围内使用设备,降低飞行风险。
为无人机的维护和保养提供参考依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无人机监管领域
为相关部门提供执法依据,规范无人机市场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通过明确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为无人机的准入和认证提供技术支持。
无人机销售领域
为消费者提供选择依据,确保购买的无人机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销售企业提供宣传和推广的依据,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以上内容为GB 42590-2023《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的标准解读,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推动无人机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