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7300.403-2022《饲料添加剂 第4部分:酶制剂 纤维素酶》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9日。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实施日期:2023年12月1日。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部门: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二、标准内容
技术要求
酶活性:纤维素酶的酶活性以国际单位(IU)或毫国际单位(mIU)表示,活性测定采用滤纸酶活性测定法(FPA)或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法(CMC)。
水分含量:采用干燥法或其他合适的方法测定,水分含量应符合标准限值。
微生物指标:检测纤维素酶中是否含有有害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等。
取样
规定了纤维素酶的取样方法,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检验规则
明确了纤维素酶的检验规则,包括合格判定和不合格判定。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签:应标注产品名称、酶活性、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
包装:要求包装材料无毒、无害,包装应密封良好。
运输:避免高温、潮湿,防止包装破损。
贮存:应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保质期
规定了纤维素酶的保质期管理要求。
三、标准作用
饲料生产企业
规范纤维素酶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养殖行业
保障动物健康和产品安全,通过添加符合标准的纤维素酶,提高动物的消化率和生产性能。
监管部门
提供统一的监管依据,规范市场秩序,减少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国际贸易
与国际标准接轨,消除贸易壁垒,促进我国饲料添加剂产品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