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称: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
标准号:GB 16883-2022
发布日期:2022年3月15日
实施日期:2023年4月1日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归口部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布氏菌病预防控制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河北省鼠疫防治所、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起草人:夏连续、申小娜、范蒙光、陈洪舰、徐成、席进孝、张渝疆、雒涛、高子厚、史献明
二、标准内容
术语和定义
鼠疫自然疫源地:指存在鼠疫自然宿主和媒介动物,且曾有鼠疫菌检出或鼠疫动物病流行的地区。
主要宿主:指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中,能够维持鼠疫耶尔森菌生存和传播的主要动物宿主。
主要媒介:指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中,能够传播鼠疫耶尔森菌的主要昆虫媒介。
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根据宿主动物种类不同,可将鼠疫自然疫源地划分为不同类型,如黄鼠鼠疫疫源地、旱獭鼠疫疫源地等。
动物鼠疫流行:指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范围内,鼠疫耶尔森菌在动物宿主中传播并引起疾病的现象。
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判定
判定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确定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以及疫源地的范围和程度。调查内容包括宿主动物的种类和分布、媒介昆虫的种类及其分布、自然环境因素等。
判定指标: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范围内,定期开展常规监测工作,掌握鼠疫疫情动态。通过疫情报告,可以及时发现鼠疫疫情,迅速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动物鼠疫流行的判定
判定方法:从动物体内或其活动区域内检出鼠疫菌是判定动物鼠疫流行的重要依据。在同一标本中鼠疫耶尔森菌特异基因与特异性抗原检测双项阳性,即可判定动物鼠疫正在发生流行。
判定指标:定期捕获、检查啮齿动物和媒介昆虫,了解宿主动物和媒介昆虫的分布、种类、密度和感染情况。观察鼠类是否出现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出血等症状。
流行强度评估
评估方法:根据鼠疫流行强度评估结果,确定防控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通过划分不同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评估指标:分析鼠疫在动物中的传播情况,包括疫情范围、感染动物种类、疫情发展趋势等。根据疫情强度,将动物鼠疫流行分为弱流行、中等流行和强流行三个等级。
三、标准作用
鼠疫监测:GB 16883-2022为新发现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和动物鼠疫流行的判定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通过定期监测鼠类数量、分析鼠类种群密度和分布,可以掌握鼠疫疫情动态,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疫情防控:标准的实施有助于科学评估疫情的强度,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治疗、疫源地消毒等。对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应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通过疫情调查,可以了解鼠疫在动物中的传播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
宣传教育:标准为鼠疫防控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公众对鼠疫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减少鼠疫的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