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标准名称:GB/T 211-201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2.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日
3.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4.实施日期:2018年5月1日
5.主管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6.归口部门: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
二、标准内容
GB/T 211-201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是推荐性国家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标准详细规定了测定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结果计算等内容。以下是标准的核心内容:
1.测定原理:
煤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至恒重,根据干燥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全水分。
2.仪器设备:
干燥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110℃,精度±1℃。
电子天平:感量为0.001 g。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称量瓶:直径40 mm,高25 mm。
3.操作步骤:
方法A(空气干燥法):
称取粒度小于6 mm的煤样10 g~12 g(精确至0.001 g),平铺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
将称量瓶放入干燥箱中,在105℃~110℃下干燥1.5小时。
取出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重复干燥、冷却和称重步骤,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1 g。
方法B(通氮干燥法):
称取粒度小于6 mm的煤样10 g~12 g(精确至0.001 g),平铺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
将称量瓶放入通氮干燥箱中,在105℃~110℃下干燥1.5小时,氮气流量为每小时换气5次。
取出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重复干燥、冷却和称重步骤,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1 g。
4.结果计算:
全水分(\(M_t\))按以下公式计算:
\[
M_t = \frac{m_1 - m_2}{m_1} \times 100\%
\]
式中:
\(m_1\):干燥前煤样质量(g);
\(m_2\):干燥后煤样质量(g)。
5.精密度要求: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得超过以下限值:
全水分≤10%时,差值≤0.4%;
全水分>10%时,差值≤0.5%。
三、标准作用
GB/T 211-201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适用于以下场所:
1.煤炭生产企业:
用于煤炭生产过程中全水分的测定,确保煤炭质量符合销售和使用的技术要求。
2.煤炭贸易:
在煤炭贸易中,全水分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该标准为买卖双方提供了统一的检测方法。
3.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在燃煤过程中需测定全水分,以优化燃烧效率和控制排放。
4.煤炭检测机构:
检测机构在煤炭质量检验中,依据该标准进行全水分的测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科研单位:
科研单位在研究煤炭性质时,需测定全水分,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四、总结
GB/T 211-201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为煤炭全水分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统一煤炭全水分的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煤炭生产、贸易和使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检测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检测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